关于《进藏红军》出书征稿截止日期延期通知
各位进藏红军后代、八一校校友、有关同仁:
《进藏红军》(暂名)一书征稿原定截止日期为2025年 5月 23日,因当前征稿实际状况与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有必要将征稿截止日期延后,为后续征稿留足时间。
当前我们收到的进藏红军后代叙述曾雍雅、李明、李一枫、刘万全、王兴友、蒲秀珍、王诚汉、张经武、赵文进、赵希忠、文荣德、李华安、黄少勇、张国华、吴忠、王其梅、欧阳启旭等进藏红军生平、事迹的投稿,文字有3多万字,老照片有78幅,收稿正在进展当中。我们已建“进藏红军后代征稿群”,当前进群人数达41人,还在尽可能联络收稿,细致、审慎从事稿件的沟通、修订,我们力争把征稿工作做到位。汇编一部“老西藏”红军人物专辑,投稿义不容辞;汇编出书,是集体应有的贡献,需进藏红军后代共同努力。
此次征稿,由“将帅碑林红军后代联谊会老西藏红后分会”、“西藏军区成都八一校校友联谊会”、“十八军、老西藏后代联谊会四川分会”发起,已与西藏军区政工局宣传处通过气,分工扶庆浪担任联络员和群主,我会工作组全体成员参与编委会工作,军旅作家薛晓康担任该书总编,收稿经办人为陈军,投稿请加他为微信好友,陈军手机号:13982079801;也可发至电子邮箱:tzzx7811@126.com。
该书暂定为内部发送,出书所需经费由西藏军区成都八一校校友联谊会包干解决(已筹足所需资金,经费有保障),大家尽可放心!
根据征稿现状及出书需要,现将征稿截止日期延至2025年12月31日,到期不再延期,2026年1季度内将完成该书印制、分发。
在此,特敦请尚未投稿的进藏红军后代把投稿当作当务之急,尽力悉心投稿,切勿留下漏编遗憾;确实供稿有困难的,请告知我们。切勿忽略投稿和告知,事后为自家 “老西藏”红军前辈未列载书中而追悔!
将帅碑林红军后代联谊会老西藏红后分会
西藏军区成都八一校校友联谊会
十八军、老西藏后代联谊会四川分会
2025年4月9日
附件1:《进藏红军》征稿倡议
《进藏红军》征稿倡议
各位进藏红军后代、八一校校友、有关同仁:
据不完全的统计,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藏红军有141位(详见后附《五、六十年代进藏红军名单》),迄今他们均已相继去世。
面对远去的历史时代,年事渐高的我们进藏军队“老西藏”后代亟需发挥天时地利人和优势,收集、汇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藏红军前辈生平事迹志传,这事只有我们进藏军队“老西藏”后代来干最合适,也最有希望干成。故此,我们发出征稿倡议。
此次征稿,征集的是子女们对父辈壮丽的革命生涯的追记;汇编成书,汇集的是子女们对父辈心中的敬意。同时,也是在做填补西藏军区军史和八一校校史空白点的实事,并为“老西藏精神”补上应有的篇章!
我们自2024年4月23日起,开始收集、汇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藏红军生平事迹图文资料,书名暂定为《进藏红军》。
为此,特请各位校友和有关同仁提供联络线索,向进藏红军后代转发《征稿倡议》,协助征稿。
具体事项说明如下:
一、征稿范围和内容
范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藏的红军(已故离休红军和离休前去逝的红军),职务级别不限。
内容:
1、简历及生平事迹描述电子文本。
2、进藏期间的老照片(若找不到老照片,用电子图片也可)。
提示:校友和相关同仁提供的资料以及其他知情者的投稿,需要得到校友和相关同仁的委托和证实。
二、供稿要求
1、简历及生平事迹描述电子文本字数原则上限定在千字以内,记述真实、准确,文字精当、流畅。
2、老照片(或图片)原则上限定3张(手机翻拍的本人标准照1张,工作或生活照2张)。对作战行动、战备训练、生产劳动、助民活动、重大活动、集体合影等老照片(或图片),数量不限,以备选用。
3、老照片(或图片)须加注释,注明老照片(或图片)上的人物姓名、拍照日期和地点等。
4、投稿人身份说明(姓名、子/女、委托人、所在地区、联系方式(手机、通信地址)。
三、投稿方式和要求
1、文字录入为Word文档,请用微信或电子邮件发送。
2、老照片(或图片)请用微信或电子邮件发送原图。
3、发图文混排文档,请将其中老照片(或图片)单独发送。
提示:供稿请加微信好友发给陈军(手机号13982079801);也可发至电子邮箱(tzzx7811@126.com)。
四、征稿起止日期
2024年 4月 23日 至2025年 5月 23日。
五、有关说明事项
1、不予采用的供稿:
(1)文稿涉及敏感、有争议的内容。
(2)用美篇等APP小程序制作的可视化作品。
(3)画面太模糊的老照片或图片。
(4)没有史料价值的老照片或图片。
(5)无内涵、无关联性的老照片或图片。
2、书样及赠书安排:
书的外观和尺寸与已印发的《成长》、《铭记》相似;纸张厚度略有改进(采用128克哑粉纸等轻薄特种纸)。
出书后给投稿人免费赠送1本,快递邮资到付;有关单位、个人视情赠送;其他则按印刷成本处理。
后附:《五、六十年代进藏红军名单》
将帅碑林红军后代联谊会老西藏红后分会
西藏军区成都八一校校友联谊会
十八军、老西藏后代联谊会四川分会
2024年4月23日
附:《五、六十年代进藏红军名单》
五、六十年代进藏红军名单
(144人)
张国华 谭冠三 昌炳桂 陈明义 刘振国 王其梅
李 觉 天 宝 张经武 乐于泓 王兴友 惠毅然
林 亮 范 明 慕生忠 白云峰 吴 忠 陈子植
李 明 高宗义 肖身吾 薛 和 乔加钦 扶廷修
赖荣光 刘文章 陈新芳 黄顺举 胥光义 何雨农
谭善和 刘月生 杨天宝 唐洪泽 余津萍 李文江
黄少勇 邱中干 白玉清 李 方 郭志显 郑传寿
王坤兴 冯兴顺 王双林 赵怀成 张明达 王立仁
黎连臣 杨进林 赵 凯 蒋 富 刘洪斌 白志友
艾学玉 胡光福 李光明 蒲秀珍 白 健 金绍山
邢天仁(黄作军)洪 流 张 忠 干炎林 田宝瑚
孟永福 梁廷佐 刘万全 苑庆祥 金荣功 郑俊杰
郝海林 赵希忠 张大明 高锦云 芮 波 刘 琪
郭映绪 王 亢 任启明 杨东生 罗家镐 高国珍
高彦成 邓少东 王诚汉 赵文进 曾雍雅 詹化雨
任 荣 李克林 吕义山 杨以山 李华安 杨廷弼
杨永恩 廖步云 陈国礼 孙家贵 文荣德 白吉鸿
王永生 吴继春 余致泉 王根发 张桂金 夏继平
王巨全 张宏吉 杨占林 田启元 折忠凯 沈全福
徐金生 丁 盛 谢家祥 黄新廷 周仁山 胡宗林
薛兴邦 杨 林 成泽民 崔家顺 杨鸿江 张金山
王宝山 蒙启贵 杨笑萍 邱先忠 周华彪 郑柏龄
杨世林 欧阳启旭 王立锋 黄 琳 何家产 郑万兴
何克春 李一枫 胡宗林 刘光武 穰明德 夏 川
(注:以上名单如有遗漏或舛误敬请补充、指正)
附件2:投稿参考范文
进藏红军文荣德
文荣德,1917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苍溪县元坝镇板庙村一个贫农家庭,1933年12月在家乡参加红军,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1933年12月至1938年1月)在红四方面军31军276团1营1连战士,9军25师73团团部通讯员,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交通7队通讯员,31军军部通讯连战士、班长。曾经参加川陕根据地"反六路围剿”,在万源保卫战中身负重伤,痊愈后与原红9军战士返回老部队途中被总部截留,调总参谋部交通7队当通讯员,负责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的保卫和通讯工作。
长征南下时,参加了百丈关血战,随王树声二进百丈关镇。第一次进百丈关镇时,镇里已经是一片火海,占领后不久又被川军赶了出去,王副总指挥又指挥部队夺了回来,红军伤亡很大,近万名红军战士牺牲。7天后退守蒙顶山等山区一带。王树声副总指挥兼任31军军长时,从总部调20余人随他到31军,文荣德调31军军部通讯连。
长征结束后,红军奉命组织西征,打通国际线,红9军、30军、5军团已渡过黄河,31军也赶到黄河渡口,当时已是黄昏,渡河改在第二天早上。第二天一早,对面渡口已被胡宗南部占领,东岸这边坚守的某部阵地被敌军突破,天上又有国民党飞机轰炸,当时部队有点乱,他见31军政委面对轰炸,毫无惧怕,没有躲闪,站立着用手枪回击俯冲的敌机。31军组织了一个团顶上去才稳住了阵脚,阻击了敌人,避免了未渡黄河的红军部队溃败。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补充团见习参谋,129师386旅17团司令部通讯、侦察、作战参谋。太岳五分区作战股长。参加了七亘村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香城固平原诱伏战和百团大战等战斗和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三分区司令部参谋主任,晋冀鲁豫军区8纵24旅71团、70团参谋长,60军180师538团副团长。参加了运城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扶眉战役、成都战役等攻坚战。
建国后带538团20余名指战员改造起义的国军95军输送团,编入到538团并参加川西剿匪。之后下地方任绵阳县人民法院审判长,川西军区绵阳军分区基干7团副团长,志愿军60军180师538团副团长,南京总高级步校学员、战术教授会教员,西藏军区黑河(那曲)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拉萨军分区副司令员。参加了川西剿匪、抗美援朝、1959年西藏平叛等战役。曾经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三次,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予二级红星功勋勋章,离休后享受副军待遇。
(文荣德之子文国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