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书梅简历
(国防科技大学原副政委)
河北灵寿人,1913年10月1日出生,1938年1月参加革命,1938年10月入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七团政治处敌军股干事,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七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苏北新四军三师司令部秘书,苏北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二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二纵队四师十团政治委员,三十九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粉碎日寇晋东南九路围攻战役,町店战斗,淮北高良涧作战,苏北奔袭阜宁顽独二旅作战,苏北攻歼合德公司日伪军作战,解放阜宁作战,解放淮安作战。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挺进北满、通辽、开通、洮南、安广、泰来作战,保卫四平战役,1947年夏季攻势战役,冬季攻势战役,辽沈战役(解放锦州,辽西会战,解放沈阳),平津战役,解放湖南武冈作战,解放柳州、凭祥、镇南关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四十二军一二六师政治部主任,四十二军一二四师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军事检察院检察长,湖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第二十二器材基地政治委员,国防科技大学副政治委员。1983年12月离休,副兵团职待遇。
姚书梅生平概述
姚书梅,1913年10月生于河北省灵寿县三圣院村。1920 年至1926年在本村初小、县第一高小读书;1927年至1932 年在正定第八师范读书。“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抗日民主学潮斗争,被反动当局镇压、开除。1932年至1935年三次任小学教员,遭国民党打击、排挤而失业。1938 年1月在家乡参加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先后任敌军干事、民运干事、宣传队教员、宣传干事、副股长、股长。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黄克诚率部(687团在编内)南下,支援、配合新四军渡江北上作战,部队改称八路军第五纵队,黄克诚同志任司令员兼政委。1940年11月姚书梅调任黄克诚司令员秘书、直属队政治处主任,1944年调任687团(后改称新四军3师8旅22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1945年黄克诚率3师主力挺进东北,姚书梅仍为该团(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4师1 0团)政委。1949年调任39军(二纵)政治部联络部、民运部、宣传部部长,115师政治部主任。1950年志愿军入朝作战时调到42军任126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124师政治委员。1952年底,42军凯旋回国,1955年任42军政治部主任,广州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第—副部长,广州军区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后又调任湖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1961年调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第22器材基地政治委员。在历任团、师、军级政委时,被选任党委书记、纪委书记。1979年调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副政治委员,并被选任常委、纪委书记。1983年12月离职休养。
姚书梅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解放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功勋章及朝鲜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姚书梅是一个优秀的革命军人。
1938年2月,姚书梅随团转移到晋东南地区参加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的粉碎敌人“九路围攻”作战,参加了沁县、张店、町店等战斗和豫北游击战活动。1939年687团在高平、长治一带整训、对敌作战,蒋、阎顽军兴起“反共”、“反进步”,制造摩擦,两年间,687团作战任务及其繁重。
1940年,黄克诚受命率部进军苏北,687团是该部主力部队,从1940年4月下太行山,经历敌伪顽军阻扰,长途跋涉,艰苦奋斗,相继进入沿途各抗日根据地。 10月间进至苏北地区,配合兄弟部队攻克阜宁、盐城广大地区,胜利会合新四军北上部队,为创建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
1940年11月,姚书梅被调到纵队司令部任黄克诚同志的秘书。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第五纵队编为新四军第3师,黄克诚任师长兼政委,并兼任苏北区党委书记,师部机关、苏北区党委机关亟待健全,工作繁重,姚书梅受黄克诚教育、影响,出色完成了工作任务。师政治部编印的刊物《先锋》上,黄克诚授意,姚书梅以散文形式写了一篇短文《反对老油条》,批评落后思想,在部队中产生极大影响。在接收、整理、印发党中央发给高级干部学习的“红色文献”工作中,亲手复写“红色文献”,下发给各旅、地委领导干部,保证旅、地高干对中央文件、文献的学习。1943年至1944年,3师展开部队干部整风活动,姚书梅为整风委员会成员,被黄克诚指派主办师直干部整风轮训队,队长黄励华负责行政管理,姚负责组织学习,讲解学习文件,联系实际,逐步推进整风活动,认真按政策处理问题。1943年新四军召开会议,黄克诚作军队政治思想工作专题报告,头天黄克诚讲他的想法,姚书梅负责记录;第二天,姚书梅根据记录,参考一些有关政治工作的文件,起草出报告讲稿,第三天一早完稿,送交黄克诚。黄克诚在军部作了报告,在《真理》上专册印发,在部队政治工作建设起到较好的作用。1942年3师组织军事、政治、文化大检阅,张爱萍副师长为总指挥,彭雄参谋长为军事组长,吴法宪主任任政治组长,姚书梅为总务组长,负责内部警卫、防空警戒、供给保障工作。
1944年9月,姚书梅调任8旅22团(原6 8 7团)政治处主任,重返原部队,主持了—期团整风训练队。1944年9月,22团配合24团攻克敌“合德公司”(所在地合德镇,掠夺我大量棉花),在作战中,团长陈发鸿同志英勇牺牲,姚书梅与副团长詹以贵继续实施指挥,胜利完成任务。1944年,华北伪军孙良诚部第4、第5军南下华中,22团、24团协同作战,在阜宁以北阻击该敌,歼敌一部。在1945年解放阜宁城的战斗中,团长王良太与姚书梅(当时政委不在团里)指挥,部队积极主动抓战机,趁敌出城增援外围时,部队迅速猛烈沖击,切断敌群,使敌军尾随退缩回城,而后继续抢进城内,占领要点,全歼敌人。战后受到军部通令嘉奖。受党的七大胜利召开的鼓舞,部队整训,传达学习七大重要文件,加强军政训练,准备大反攻,士气高昂。日本宣布投降后,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命令,在军、师指挥下,8月15日,22团水陆兼程向西挺进,姚书梅被任命为团政治委员,部队执行解放盐阜重镇淮安县城作战任务,9月22日,开始总攻,团长王良太、政委姚书梅指挥部队首先突破坚固、高厚的城墙,攻入城内,伪旅长吴漱泉拼死反扑、顽抗,在激战中将吴击毙,配合7旅等友军全歼守敌。
1945年10月,在师、旅编内,22团执行东北的重大战略任务,部队又开始了一次长途艰苦的进军。大好形势下,在中央、总部关怀、各地大力支援下,所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军事指挥和后勤保障,战胜种种困难,胜利到达东北,开辟、创建革命根据地,准备大打人民解放战争,开展新的斗争。1945年12月底,8旅受命开辟西满根据地任务。22团为先卫团,在冬装不齐、供应不济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战胜严寒,攻占沿途城镇,连续解放通辽、开通、洮南、镇东、安广、泰来等地,斩获颇丰,部队冬装、武器弹药、兵员补充、军马充实等得到部分解决,从而提高了部队军政素质和作战能力。
1946年起,部队在东北总部编制序列和统一指挥下,连续3年的人民战争轰轰烈烈,越打越大。22团参加四平保卫战,经过四平南大兴庄阻击敌新1军38师疯狂进攻,反复拼杀激战,金山堡歼灭敌71军87师大部。在四平战役结束北撤时,在郑家屯以北的臥虎屯又遭到敌91师猛烈进攻,22团顽强阻击,给敌人重大杀伤,后安全撤出战斗。几次与敌军主力碰硬较量,歼敌众多,打出了我人民解放军的威风。22团虽也有较大伤亡,但经受住了考验,丰富了作战经验,增强了作战胜利信心。此后两年多,22团(后改为4师10团)接连“三下江南”,参加1947年春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作战,1948年又参加锦州战役、辽西会战、沈阳作战,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尤以沈阳作战,战果辉煌,歼俘敌青年军207师1旅等部7000余人。在向东北进军和东北解放战争全部历程中,所在部队先后调换团长4人,姚书梅始终担任团政治委员。解放沈阳后,姚书梅调任39军政治部任联络部长、民运部长、宣传部长,并于解放两广作战中调任115师政治部主任,直到全国胜利。
1950年入朝作战,姚书梅调42军,先后任126师政治部主任、接兵师政委兼师长、126师副政委、124师政委,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一、二、三次战役,参加了“三八线”敌我对峙的攻防战,直到1952年底凯旋回国。
1955年调任42军政治部主任,广州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军区军事检察院检察长;1959年调任湖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1961年调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第22基地政治委员;1979年调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政治委员。1983年12月离职修养。
在国内和平建设30余年间,有19年时间在22基地领导岗位上,参与艰苦创业,培养科技队伍,施工建设,经历“文化大革命”的考验和实地执行科学任务的考验,不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根据姚书梅子女提供的资料编辑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