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1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用我们的心智,创造社会价值!
传递有用的信息,给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将挥之不去的思念永远寄存在网上!
让革命军人的荣誉代代相传!
深切感念为创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
难以忘怀的经历!
当前位置:首页 >>  共同关注
缅怀新疆农垦事业卓越的领导人刘克明(1)---作者刘柳
发表人:  更新日期:2023-06-05  阅读:240   评论 0   字号:加大 / 缩小



王震司令员送刘克明战马

刘克明,1916 年 4 月出生在江西井岗山下永新县一个贫农家中。他1929 年加入共青团,1930 年参加红军,1933年转共产党员。跟随任弼时、贺龙、王震参加西征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八年抗战,参加了三五九旅南泥湾大生产和二次长征——南下北返。 参加人民解放战争和进军新疆,在昆仑山剿匪留下了他的足迹。在塔里木河畔、开都河畔、天山南北,十六年的时间里为新疆的解放和军垦事业、农垦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是开拓者的生动写照,共和国的功臣,民族的脊梁,用生命和汗水开辟了屯垦成边的千秋伟业。

刘克明是一个有着人格魅力的人,意志坚强的人,是个杰出的红军战士、八路军的营长、解放军的团长,军垦事业的师长,农垦事业的领头羊,自治区农垦厅长,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更是一个好领导,好同志。他没有倒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更没有在艰苦的军垦、农垦开拓事业中倒下,却是文化大革命中的牺牲品。刘克明离开我们已 50 年了,他的和蔼慈祥英容笑貌依然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他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永远激励我们。

今年1916 年 4 月,将迎来父亲诞辰 100 周年,更加怀念刘克明同志。

解放战争中,刘克明是西北野战军二军步兵六师步兵十六团团长,这是主力师团,是一支能征善战的英雄部队,特别是 1948 年 4 月西府战役的抗击战中,刘克明领命率十六团英勇抗击顽敌,掩护解放军西北野战军指挥机关及新四旅、教导旅等其他部队突出重围,受到西野彭德怀司令员表扬,他在穿越步兵六师阵地时,十分激动地两手合掌,对步兵六师师长张仲瀚说“六师抗击得好,特别是十六团,你们是解危救急,六师是救命恩人呀”,他高度评价步兵六师及步兵十六团、十八团和兄弟部队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贯彻毛主席军事部署,将内线作战转向蒋统区的外线作战,1948 年 10 月西野在陕西大荔县以北地区,向国民党军发动了突然进攻 ( 即荔北战役 )。刘克明指挥十六团参加了此战役,和兄弟部队合困,攻击敌三十八师一七七旅,战斗打得十分激烈。顺利攻破敌阵地,敌军见势不好,即溃败西逃,刘克明接到旅部命令“残敌开始西逃命,令你部迅速抽调部队追击 , 不让敌人跑掉”,刘克明立即传达张仲瀚旅长即令正在指挥三营作战的三营长陈俊生 :“残敌西逃,你把三营战士从战斗中撤下来,率三营立即追击,敌人逃到那里就追到那里,一定把他们消灭”,面前战斗仍在进行,一时撤不下来。刘克明团长又命三营长 :“能撤多少,即组成追歼部队追西逃之敌。”

陈俊生营长只好带领撤下来的七连一个排、八连部分战士,120 多人出发。这时天已黑,枪声渐停,不见敌踪影,只能摸黑侦察搜索追击。
晚 10 时,发现前面公路有 4 辆敌夜行的卡车,陈营长果断指挥设伏隐蔽,待车临近,突然发起攻击,用手榴弹冲锋枪猛烈攻击。十分钟全歼了护卫 2 0多名敌军,击坏了 4 辆卡车,缴获了车上的弹药和物资,战士们的士气更高了。

从俘虏兵得知,敌三十八师一个炮兵营、一个特务连及一个步兵连就驻在附近的东高塬上的背日村。此时天已黑,伸手不见五指,正是全歼敌人的好时机,陈营长留下几名战土看守缴获的物资和俘虏,将现有的人员,以白布条为标志,以班排代连营,以营代团的番号,统一口令。从四面围攻背日村之敌, 向村里猛冲,手榴弹、冲锋枪顿时打得敌人蒙头转向,不知所措,到处是“缴枪不杀”,几连、几营“冲啊”的喊声,使敌人摸不清、看不明,以为解放军大部队从天而降,一时建制被打乱,失去战斗力,缴枪投降,有的敌人在睡梦中成了俘虏。经十几分钟,就全歼了敌三十八师一个炮兵营、一个特务连及一个步兵连,共俘虏 670 多敌兵,缴获战马 158 匹,野炮 6 门、化学炮 4 门,击毀 4 辆卡车,缴获 4 卡车弹药和物资及一辆全新的美式吉普车。

我参加追歼战的 120 多名战士,无一人伤亡,取得了重大胜利。(连载---1)

发稿人
发表人:
地区:
现状:
年龄段:
参军时间:1900 年 1月
原/现所在部队:
职位:
电子邮箱:
电话: 13811366335
腾讯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