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1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用我们的心智,创造社会价值!
传递有用的信息,给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将挥之不去的思念永远寄存在网上!
让革命军人的荣誉代代相传!
深切感念为创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
难以忘怀的经历!
当前位置:首页 >> 热血春秋 >> 报道
访成都军区联勤部衣冠庙干休所老红军陈子植
发表人:陈军  更新日期:2013-06-07  阅读:16019  评论:1  照片:无  字号:加大 / 缩小

 

【人物档案】陈子植,河南修武人,1912年9月生,1937年2月参加革命,同年入党。历任红军战士、八路军山西省陵川县抗日游击支队大队长,129师独立支队副营长、军分区参谋长、副旅长、随营干部学校副校长、副师长、日喀则指挥部指挥长、西藏军区副参谋长、四川省军区副司令、顾问等职。参加过晋西游击战、晋东南游击战、鲁西南抗战、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解放川南、进军西藏、昌都战役、中印自卫反击战等战役战斗。曾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1981年7月离休。

    1912年9月,陈子植出生于河南省修武县城北八里朱家营。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小子植和姐姐寄住在外祖父家里,靠给地主种田和放鸭为生。六岁那年,母亲嫁到了本县西关大街四十号孙家,陈子植的名字也便改作了孙子植。继父家里除了粮食和地租,每年还有粮行的薪金收入,对于一家四口十分充裕,那也是他幼时最为富足的一段日子,然而好景不长,八岁那年,继父去世,粮行收入断绝,十岁时,姐姐嫁人,只剩下母子相依为命,母亲在外做些小的劳动纺棉、织布,主要靠着余下的地租过活。

    对于孙家本族来说,陈子植和母亲都是外人,他们很怕这个外族的孩子将来会霸占孙家的遗产,于是本族的叔叔伯伯们便时常登门造访,从笑里藏刀的试探到指桑骂槐的为难,最后索性直截了当的寻着个短处和母亲吵架,要不就讥笑着用恶语呵斥陈子植,只是希望有一天母亲能够知难而退,带着儿子离开孙家。然而母亲全都忍了下来,她最常说的话便是“不要不争气,成个败家子,要好好上学,将来能求一官半职”。十一岁时,陈子植在本村上了两年私塾,又在西关读了四年初级小学,十五岁时考入东关第一高级小学。

    1930年春,陈子植不顾母亲的啼哭和阻止,执意离开了让他厌倦烦闷的环境,随叔父到了河北宛平长辛店,然而短短八个月之后,由于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他又回到了家乡。八个月的奔波缓解了少年人心浮气躁的性子,陈子植重新回到教室。1932年暑假,陈子植考入河南省武陟县省立第十四中学,由于自己的努力,功课很好,二三年级每期都获得三等奖学金,免去了学费。同时,他的体育专长也在这一时期逐渐显现,代表学校出席了河南省及第四专区运动大会,获得四专区总分第一的银杯。当孙家人还在想方设法要逼走母亲抢夺遗产的时候,青年陈子植的面前似乎已经有了一条充满光明的道路的轮廓,虽然仍不尽清晰,年轻人的骄傲却早已在这条路上洒满了光辉的朝霞。二十岁那年,尚未完全透彻人事的陈子植懵懵懂懂在母亲的主持下结婚了,情感上的幼稚和对孝道的尊崇使他麻木地成为了一个丈夫,母亲盼望着自己的孩子成家,延续祖宗的香火,儿子则希望结婚能够为家里减轻负担,毕竟,由于他的求学之路和孙家叔伯的盘剥,家里的经济维持得非常艰难。于是,陈子植一边仍旧贪婪地幻想着鹏程万里的光辉前景,一边已经成为了一个本不相识的女人一生的依靠。初中毕业之后,母亲已经再无力供养他升学读高中,他于是去了河南开封省立第一师范体育科学习。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同时又积极向华北进发,国内局势极其紧张,人民抗日激情空前高涨,1935年,北平爆发了“一二九”、“一二一六”学生爱国运动,同月,开封学生响应,举行了规模宏大的罢课游行、卧轨请愿,陈子植的爱国主义热情被彻底点燃,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学生运动中去。1936年暑假,全国高中以上学生分区集中军训,陈子植被分到了河南省开封市南关营房学生集训一大队二中队。一天,中队长将大家召集到一起,当众宣布,奉上级命令,要求全体同学加入国民党,所有人带着抗日救国的激昂情绪举手宣誓,然而却没有党证,没有编入小组,九月离开营房之后,这件事便再也没有后文。紧接着三个月后,爆发了举世震惊的“双十二事变”。九月到十二月这三个月里,陈子植为自己铺开的未来道路并未日渐清晰,相反地却变得飘忽迷茫。开封对于在农村长大的他来说是一个繁华而复杂的大城市,局势的动荡时时刻刻左右着这个城市每一个人的思想,毕业即失业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睁眼望去,自己的出路一片黑暗,他开始变得忐忑不安,而“双十二事变”就像是在他不安的情绪上点了一把火,那正是热血澎湃的年纪,国民党的不抵抗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激起了青年子植极大的愤慨和抗日的热情,求学的欲望消失贻尽,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昂扬激情把“找出路”和“抗日救亡”连在了一起,那一刻,陈子植决定走出学校,走上一条抗日救亡找出路的大道。

    “双十二事变”之后,全国有两个“抗日自由”的地方,一个是山西省太原市,另一个是广西省桂林市,“到太原去”、“到绥远去”已经成为激励青年走上抗日救亡道路的有力口号。1937年2月,陈子植与李爱民等5位同学离开学校,经洛阳、潼关、渡黄河沿着蒲铁路北上,二月下旬到了山西太原,进入山西民运干部教导总队第六队,三月经队长介绍加入牺牲同盟救国会。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打响,不久,八路军经太原北上抗日,一系列事件的影响下,陈子植再也无法安心学习,局势的动荡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英雄主义情结,开始渴望轰轰烈烈的豪迈生涯。八月,训练队仓促结业,陈子植准备回家乡看一看,然后再赴陕北抗大继续深造。月底,他回到家乡,却发现因北平局势紧张休学回家的同学很多,于是索性和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爱国救亡活动,十月,为工作方便进入本市私立大道中学任体育教员,后来又参加了民族解放先锋队,脚踏实地的工作平复了不安分的心,去抗大学习的念头也就逐渐打消了。

    然而不久之后寒假到来,形势变得更加严重,河南省豫北一带划为第一战区,并于郑州成立第一战区政训班,陈子植从中学习了游击战术、敌后的民众工作等内容,春节结束后结业,他被派往沦陷区工作,抵达焦作时,敌人已占领了他的家乡修武县城。陈子植血脉亟张,焦急万分,然而在他眼里看见的并不是浴血奋战的厮杀和不屈不挠的抗争,青天白日之下,庞炳勋的40军和万福麟的骑兵争先恐后,沿着道清铁路向西仓皇溃退,而群众却向县北山地逃难。愤怒的陈子植和程明陆、韩周吾等人立刻进入太行山南修武县境大东村一带,收集溃退散兵枪支组织游击队。由于日军的全面侵占,修武县政府逃亡河南,他们又组织抗日县政府,在山区与敌人周旋,由于人员不足,装备落后,很难对敌人真正形成威胁。三月,陈子植得到山西训练总队老同学李宜萱的消息,后者当时任山西省陵川县抗日游击第二支队副司令员,陈子植坐立难安,杀敌报国的渴望与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再次被激发,与其他同志商量后,他来到了陵川与老友相见。不久,部队扩编,陈子植成为支队第一大队长,任务是开赴河南、山西交界地夺火镇一带剿匪,同时守口禁运山西粮食到河南。这是陈子植第一次带兵,对军事的喜爱和将军的梦想成就了这次难忘的经历,由于在开封和太原的军事训练,使他已经具备了起码的野外动作和典范令基础,加上平时好读《孙子兵法》,也受到了许多有益的影响。一路上,陈子植和士兵同甘共苦,雨不张盖,冲锋时身先士卒,训练时纪律严明,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研究,理论结合实际,自己总结经验。

    五月,部队西调到高平陵川交界处的一个大镇,在这里召开大队以上干部会议,会后决定晋东南一些部队整顿,陈子植的第一大队拨归刘子超司令员指挥,编成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后因部队成分坏、远离家乡逃兵严重、纪律不好,在原地停止约一月进行整顿教育,随后跨过道清铁路进入武陟及修武城西南地区扩军打游击。十月,豫北形势恶化,国民党派第四区专员郭仲魁武装接受修武政权,在博爱一带诱伏修武县政府,抗日游击大队被消灭和瓦解约两个营,所余部队奉命调山西省陵川县,同时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所属部队也北调陵川,编入129师晋东南独立游击支队,原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所属一、二支队与修武县抗日游击大队合编为129师晋东南独立游击支队第2大队,陈子植任6连连长兼2营副营长,从那一刻起,正式成为了八路军,这是陈子植无比光荣的时刻,也为他荡气回肠的军旅生涯拉开了序幕。从离开学校到现在,一年半的奔波,对他年轻的精神、思想和肉体的磨练是巨大的,而从杂牌军到正规军的转变使他的面前仿佛又铺开了一条康庄大道,真正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和前途,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之中,他所没有发现的,革命者坚定的意志也在慢慢向着这颗年轻的心靠近。

    1939年开春,部队奉命开抵河南省林县整训。二月,陈子植调3营任副营长。这时候的陈子植对党有了更多的了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乐观的革命态度深深吸引着他,成为一名共产党人的渴求变得愈加强烈。同年三月,陈子植经介绍入党,三个月后,陈子植庄严地举起了右手,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两个月后,为了加强地方武装的整顿和上升补充部队,陈子植被调到晋东南地委武装部任陵川、壶关、平顺三县地方武装指挥部指挥长。十一月,以陵川县大队为骨干成立友队第四大队,陈子植任副大队长,开赴陵川县武家湾一带扩军,同时警戒辉县地区敌人偷袭。

    1940年初的晋东南事变爆发后,国民党部队向陈子植所在大队疯狂进攻。由于寡众悬殊,陈子植率队转移到林县与支队部会合。不久,为挺进冀鲁豫平原,四大队改编为支队特务营,下辖五个连,陈子植任副营长。三月开始配合八路军344旅过平汉路,次日在永年县东辛庄与永年、曲周、平乡等地敌人激战一天,陈子植所在营负责防御,这是第一次平原作战的胜利,彻底打下了在平原与敌人作战的信心,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时候的他恨不得立即在平原与日本人打一场遭遇战,料想也不过如此,然而这种盲目自大产生的轻敌麻痹思想也同时蒙蔽了他的内心。

   四月,支队整编为冀鲁豫第二纵队新编第3旅,陈子植调任作战股长,该支队编为旅直7团。在积小胜为大胜的战术原则指导下,各团轮番袭击,攻打敌伪据点,然而消耗巨大,收效甚微。四、五月间,敌人集中优势兵力扫荡冀鲁豫平原,在太桑村,敌人的主力对我旅直发动突然袭击,8团负责掩护旅直,然而在平原上,游击的特点难以发挥,火力的优势占据着主导,8团在这一战中被敌消灭一个连。经过一个多月的扫荡,部队减员很大,九团的两千余人在扫荡后竟只剩下不足九百。不坚定的思想往往在艰苦的环境和残酷的战争中动摇,这一次的巨大挫败,使陈子植也产生了右倾情绪,原本的轻敌态度拐了一个九十度的急转弯,认为平原作战没有屏障,还是回到太行山上能够发挥优势。可是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让他犹豫和动摇,1941年7月,部队改为教导第七旅,陈子植被调任参谋处长。

    1942年,陈子植所在旅奉命开辟鲁西南战场,根据军区指示成立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陈子植任分区参谋长,分区处于敌伪顽我多角斗争的环境中,内外工作复杂。与敌伪顽杂处,形成敌强我弱,在三角斗争中逐渐壮大,因此长期被敌封锁分割,1943年,春荒极其严重,敌人乘机扫荡,顽军扒黄河对我军活动区形成夹击,到职不足十日的唐克威在扫荡中牺牲。那段时期,陈子植长时期处于单独行动的状态,单独行动中,对党的政策掌握,在三角斗争中应用党的策略以及对部队的军政工作、群众工作皆有进步,在艰苦环境的磨砺之下,陈子植的全面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意志锤炼得更加坚强。

    1945年在中央号召扩大河南解放区,打通五师的联系方针下,冀鲁豫军区先后派8团、29团增加水东力量,打过黄泛以西开辟地区,成立了冀鲁豫军区第12军分区,陈子植任参谋长,七月赴冀鲁豫党校整风,然而开学刚刚一周,自传尚未写好,日本已作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终于盼来了和平,陈子植奉命匆匆赶回水东,不久任命为统一铁道南的武装指挥,对开封作战。军区组织了豫东指挥部。很快,部队集结开封外围,却又因情况变化,解除进攻开封任务,改变为攻取小城市。终于,在十二月,水东区情况发生巨变,国民党争夺人民胜利果实,集中四个师的主力,从四面八方向水东区围攻,伴随着密集的脚步和枪炮的轰鸣,一刻没有休息的陈子植再次投入了战斗。此时的陈子植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指挥员,在战争和学习中得到了丰富的经验,在上级首长的安排部署和他的临战指挥下,第一次反围剿取得了重大胜利。然而紧接着,敌人的第二次、第三次围剿相继开始,不久,解放战争全面爆发。

    1946年,在水东第三次“围剿”将要结束之际,张国华司令员、吴芝圃政委带特务团跨过陇海路,在六分区长岗地区与陈子植所在部队会合。9月26日,在冀鲁豫军区第六军分区第一次出击陇海线兰封民权一带,在主力转移之后,为钳制敌人北犯,陈子植率杞县独立团击破开封、兰封之间伊王附近铁路十余里,炸毁桥梁一座,翻军用火车一列,击溃车上敌人后缴获物资一部,在撤出的战斗中,正好敌军派往开封的增援团赶到,陈子植没有撤退,巧妙指挥部队截住增援团的后路,打了个出其不意,将增援团彻底击溃,给敌军造成了重大打击。陈子植也由于指挥出色,得到通报嘉奖。

    十二月,豫皖苏军区正式组成,划三个分区,原六分区之30团、八分区之34、35团骑兵营组成军区独立旅,陈子植任副旅长。这段时期,部队不断外线出击,战斗频繁,环境艰苦,然而部队克服了种种困难,不断获得胜利,用战场上的胜利鼓舞着战士们的斗志,带动着同志们的热情。1947年12月,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部队西调,陈子植于界首附近奉命调豫皖苏军区干部学校任副校长。

    1949年5月,奉野战军司令部的命令,他们学校调南京作接管工作,对于从战场硝烟中走过的陈子植来说,南京的繁华骄奢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资产阶级的物质文明和五彩斑斓的花花世界无时无刻不在他的眼前萦绕。然而两个月的时间,陈子植和同志们吃住行无一不是遵照着党的纪律,在美妙的城市里过着极其朴素的生活。诚然,享乐的思想也曾进入过他的脑中,然而每每此刻,陈子植便会无比的难过和自责,一丝一毫的松懈都足以让他深深地自省,经过了艰苦的岁月和战争的磨炼,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理想信念早已经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再也难以动摇。

    七月,学校到达南昌,先支正式组织并明确两大任务,筹粮、架桥。先支共辖三个军的工兵营、四野工6团及18军随校,陈子植则脱离学校,专职先遣工作。十二月中旬,任务全部完成。次年一月,在野司与杨勇司令员相会,汇报过先遣工作后,首长指示,18军奉命进军西藏,同时决定调陈子植到52师任副师长,后在重庆确定其担任进藏先遣任务,十月初完成昌都战役,1952年10月完成部队整编后,调日喀则指挥部任指挥长,1955年调西藏军区司令部任副参谋长,1973年任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1981年按正军职离休。

    陈子植是一名老党员,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也经历过很长时间的不习惯,时间一长,他觉得自己落伍了,对国家发展和新时期的军队建设不了解,成了一个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老红军”。他时刻谨记着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现在还没到“终生”就歇下来,岂不是成了一句空口号。为了保持思想上的常青、观念上的常新,他重新拿起书本,每天坚持看报、听广播。每当党的重大方针、路线、政策出台,他都要研究学习,他时常告诫自己,打仗干革命的时候都没有掉队,现在在理论政策的学习上更不能掉队,要时时刻刻跟上党的前进步伐,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红军的本色不能丢,共产党人的本色不能丢。

    陈子植从1937年入伍至今,走过了74个春秋,先后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从求学书生到抗日救亡,从解放战争到和平解放西藏。他看到了旧社会倍受欺辱的穷困、看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撼人心魄、看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了国庆大阅兵上新时期军队的雄姿英发。踏上革命道路的那一刻,他为的是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条吃饭的路,一条出路。那时候,这条路迷茫、飘忽、摇摆不定,然而现在,当他从这条路上越发坚定地走过,回头看时,却发现这条路上有那样多的坎坷和泥泞,有那样多的坑洼和污浊,然而,它却始终闪烁着耀人的光辉,这是一条英雄的路、这是一条光荣的路、这是每一个老红军毕生的骄傲!

引自:http://cd.81.cn/content/2013-01/31/content_5203160.htm

 

发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