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1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用我们的心智,创造社会价值!
传递有用的信息,给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将挥之不去的思念永远寄存在网上!
让革命军人的荣誉代代相传!
深切感念为创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
难以忘怀的经历!
当前位置:首页 >> 热血春秋 >> 简述
在创业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发表人:陈军  更新日期:2010-05-03  阅读:4202  评论:0  照片:无  字号:加大 / 缩小

    我叫王军,山东省东营市史口镇人,1965年6月出生,现任东营市政协委员、东营市工商联副主席、山东万通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一、回顾自己的成长进步历程,我深深地感到,部队这所大学校教育培养了我,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激励着我,坚定了我永葆军人本色、不断拼搏进取的信念和意志。

  1983年10月,我应征入伍,服役于某要塞海岛部队。两年多的军旅生活培养了我忠诚、顽强、坚韧的性格,部队把我从一个农村青年培养成一名军人,强壮了我的体魄,丰富了我的见识,磨练了我的意志,这是用金钱也换不来的人生资本,是我受用一生的财富。我带着这份收获回到了家乡,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作为一个退伍兵,一无特长、二无资金、三无技术,在市场经济面前,我有些迷茫。不久,我与两个朋友合伙干起了屠宰加工生意。我每天起早贪黑,苦累和辛酸都往肚子里咽,慢慢地积累本钱,这一干就是两年。

  想创业,苦累和汗水在所难免。军人本色所蕴含的价值和荣耀,需要用一生的努力来坚守,不论经历怎样的风雨,都要把它扎根心底。1988年,我发现常年生活在船上的渔民非常缺淡水和蔬菜,于是,我开始尝试着做起了“以物换物”最原始的商品交易。我每天用自行车驮满蔬菜和淡水,去海上与渔民换取海虾、海鱼等鲜活海产品,然后再驮到集市上去卖。后来,我带着几个朋友一起干起了海产品生意,慢慢地生意初具规模,我们想出了新的路子,就是与海货需求量比较大的客户签订供销合同。1989年冬天,因天气原因海产品减产,价格随之一路上涨,有人提出借机提高价格,但我坚持按合同价格向客户发货,仅此就少赚了一万多元。一位伙伴说我“当兵的,心太实,没有经商头脑”,因而退出了合作生意。经历过这件事之后,我认识到了诚信的价值,由于守信我的货源订单纷至沓来,海产品一路畅销。事后,我深有感触地说:“军人诚实和守信的品格是经商中一张‘名片’。经商有大道,这个大道就是做好人、做实在人,靠人品经商,靠本色经营”。5年的“跑海”经历,让我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拓宽了我的经商创业之路。

  二、回顾自己的成长进步历程,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企业家,必须自强自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辟创业新天地。

  经过“跑海”风雨洗涤,使我增长了见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品格。1991年,我被史口镇政府破格任命为史口镇燃料节能公司副经理,端上了让亲朋好友羡慕的“铁饭碗”。干了一年有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国内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东营也迎来了大招商、大开放、大发展的春天。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萌生出一个再大干一场的想法。当时,国家正大兴基础设施建设,沥青必不可少,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史口镇又地处胜利油田腹地,有原料,又有地势之利,我感觉机会来了。

  万事开头难。没资金,没项目,没人员,生产沥青无从谈起。于是,我决定抱着学习的态度,干起了油品运输生意。我先向亲朋好久借钱,又贷了部分款,买了几辆二手罐车,干起了运输生意。搞运输风险很大,事故时有发生,几起交通事故几乎让我血本无归。1994年7月的一天,罐车在往青岛送油的路上发生了故障,沥清漏洒几里路,我匆忙赶到现场,一呆就是两天两夜,几经周折才处理好事故,损失金额达十几万元。当时我就告诉自己,面对困难一定要坚持住,这才对得起军人的称号。我凭借着部队培养的坚毅品质,逐渐走出困境,创办了东营市利达油料运输公司,并逐步发展成为当地最大的油料运输公司。6年创业的艰辛,磨练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敏锐的眼光和经商头脑,也为我积累了雄厚的创业资本,我把创业发展的眼光投向更大的市场。

  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必须善抓机遇,敢想敢为,这是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和素质。1998年,国家实行能源产业多元经营改革。面对大好时机,我看到了新的机遇,办企业、干实业才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选择,于是,我毅然决定融资兴办化工厂。但是,资金缺口大、无场地设备、无技术人员,曾使我一度陷入困境,我一面想办法,找门路;一面四处奔波,利用能利用的一切关系,融资顾人。我和10多名工人吃住在废弃的窑厂里,靠一双双沾满泥巴的手,奋战100多天,成功安装起第一台15万吨的氧化沥青装置,创造了当年投资、当年投产的奇迹。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已由一个年产十几万吨的小型企业发展到如今拥有多家子公司,集成品油批发经营、煤炭批发经营、建筑安装、机械制造、物流商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山东万通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员工700多人,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

  三、回顾自己的成长进步历程,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富而思源,践行责任,努力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2004年冬,在北一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我以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我暂时离开公司回到了村里。上任之后,我迅速确定目标,尽我最大努力,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以报答父老乡亲对我的爱戴和信任。我多方筹措80多万元,整治村容村貌,为村民新修了水泥路,给村里主要道路架设了路灯,给家家户户装上了自来水;多方融资180多万元,在史口镇立交桥以东为村民建设了商品房,还积极发挥史口镇的区位优势,打造屠宰业、白铁加工业等“品牌”,振兴村庄经济;由公司出资新建了“农村科技文化大院”,建起了阅览室、文体室,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在村级事务管理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民主行政和民主理财,定期在公开栏内公示,做到公平、公开、公正、透明,让村民放心满意,我任职的三年里,无一起上访事件。北一村成为东营区有名的“文明村”,被中共东营市委授予先进党支部。

  没有党的富民政策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山东万通集团就没有今天的发展壮大,因此,办企业,上要想着国家,下要为民谋利。多年来,集团公司积极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先后资助镇敬老院70余万元, 捐赠15台彩电和150张床铺,翻修老年公寓,使100多位老人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晚年生活。2007年,筹资50万元在北一村设立“敬老养老基金”,每月向村里65岁以上老人发放50元生活费。2008年初,公司积极参与“民企帮村,村企共建”活动,与木李村签订帮扶协议,从修路、房屋拆迁、绿化等几个方面着手,出资80余万元进行村居改造,使该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改观。未来3-5年,公司还计划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将共建村扩大到七至八个。

  公司坚持地方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和退伍军人就业优先的原则。多年来,出资对驻地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培训,解决了当地300余名富余劳动力就业,实现了地方和企业共同发展、和谐发展。此外,公司还为抗击“非典”、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抗震救灾进行捐款,年年为省残联捐款。2002年至今,公司在帮扶农村建设、支持公益事业上累计捐助800余万元,我也先后被评为省、市“诚信经营民营企业家”,“爱心助残之星”,“十大孝子”,“尊师重教先进个人”和全国“十大孝亲敬老之星”。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带领公司一班人积极解读政策,准确研判形势,找准发展的突破点和着力点,主动变挑战为动力,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将金融危机给公司带来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做到了不停产、不降薪、不减员。2009年3月,公司投资6.5亿元新上化工项目,同时,招收退伍军人、下岗职工和高校毕业生140余人,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成绩已成为过去,站在新的起点,我将一如既往地以一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好产业,回报社会,在追求目标中不断前进,在全心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引自:http://mzzt.mca.gov.cn/article/qgyxfytwjr/grb/200912/20091200045827.shtml

 

发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