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1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用我们的心智,创造社会价值!
传递有用的信息,给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将挥之不去的思念永远寄存在网上!
让革命军人的荣誉代代相传!
深切感念为创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
难以忘怀的经历!

选取学校:

提示:
学校和校友公示信息本站代为上传。网上报名非隐匿信息即时公开显示。图文可在留言区自行发表。取消/修改报名和留言信息由网管代办。现有/曾有学校(含分校)用一个校名。共享网址分别集中链接。校方信息均免费上传。垃圾信息将被清除。
联系网管请致——
QQ:514064997
八一校友QQ群号:
173952160
可容500人)
94354871
(可容200人)


网站建设+软件开发+服务器租赁
关联网页切片 快速切片 快速建站
定制电子签到 电子签约
多点触摸   触摸管理软件
输入关键词: 报名  发表
学校: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
姓名: 编委会
标题: 关于《进藏红军》出书征稿截止日期延期通知
内容:


关于《进藏红军》出书征稿截止日期延期通知

 

各位进藏红军后代、八一校校友、有关同仁

    《进藏红军》(暂名)一书征稿原定截止日期为2025年 5月 23日,因当前征稿实际状况与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有必要将征稿截止日期延后,为后续征稿留足时间。

    当前我们收到的进藏红军后代叙述曾雍雅、李明、李一枫、刘万全、王兴友、蒲秀珍、王诚汉、张经武、赵文进、赵希忠、文荣德、李华安、黄少勇、张国华、吴忠、王其梅、欧阳启旭等进藏红军生平、事迹的投稿,文字有3多万字,老照片78,收稿正在进展当中。我们已建“进藏红军后代征稿群”,当前进群人数达41人,还在尽可能联络收稿,细致、审慎从事稿件的沟通、修订,我们力争把征稿工作做到位。汇编一部“老西藏”红军人物专辑,投稿义不容辞;汇编出书,是集体应有的贡献,需进藏红军后代共同努力。

    此次征稿,由将帅碑林红军后代联谊会老西藏红后分会”、“西藏军区成都八一校校友联谊会”、“十八军、老西藏后代联谊会四川分会”发起,已与西藏军区政工局宣传处通过气,分工扶庆浪担任联络员和群主,我会工作组全体成员参与编委会工作,军旅作家薛晓康担任该书总编,收稿经办人为陈军,投稿请加他为微信好友,陈军手机号:13982079801;也可发至电子邮箱:tzzx7811@126.com。

    该书暂定为内部发送,出书所需经费由西藏军区成都八一校校友联谊会包干解决(已筹足所需资金,经费有保障),大家尽可放心!

    根据征稿现状及出书需要,现将征稿截止日期延至2025年12月31日,到期不再延期,2026年1季度内将完成该书印制、分发。

    在此,特敦请尚未投稿的进藏红军后代把投稿当作当务之急,尽力悉心投稿,切勿留下漏编遗憾;确实供稿有困难的,请告知我们。切勿忽略投稿和告知,事后为自家 “老西藏”红军前辈未列载书中而追悔!


将帅碑林红军后代联谊会老西藏红后分会

西藏军区成都八一校校友联谊会

十八军、老西藏后代联谊会四川分会

2025年4月9日

 

附件1:《进藏红军》征稿倡议


《进藏红军》征稿倡议


各位进藏红军后代、八一校校友、有关同仁:

据不完全的统计,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藏红军有141位(详见后附《五、六十年代进藏红军名单》),迄今他们均已相继去世。

面对远去的历史时代,年事渐高的我们进藏军队“老西藏”后代亟需发挥天时地利人和优势,收集、汇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藏红军前辈生平事迹志传,这事只有我们进藏军队“老西藏”后代来干最合适,也最有希望干成。故此,我们发出征稿倡议。

此次征稿,征集的是子女们对父辈壮丽的革命生涯的追记;汇编成书,汇集的是子女们对父辈心中的敬意。同时,也是在做填补西藏军区军史和八一校校史空白点的实事,并为“老西藏精神”补上应有的篇章!

我们自2024年4月23日起,开始收集、汇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藏红军生平事迹图文资料,书名暂定为《进藏红军》。

为此,特请各位校友和有关同仁提供联络线索,向进藏红军后代转发《征稿倡议》,协助征稿。

具体事项说明如下:

    一、征稿范围和内容

范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藏的红军(已故离休红军和离休前去逝的红军),职务级别不限。

内容:

1、简历及生平事迹描述电子文本。

2、进藏期间的老照片(若找不到老照片,用电子图片也可)。

提示:校友和相关同仁提供的资料以及其他知情者的投稿,需要得到校友和相关同仁的委托和证实。

二、供稿要求

1、简历及生平事迹描述电子文本字数原则上限定在千字以内,记述真实、准确,文字精当、流畅。

2、老照片(或图片)原则上限定3张(手机翻拍的本人标准照1张工作或生活照2张)。对作战行动、战备训练、生产劳动、助民活动、重大活动、集体合影等老照片(或图片),数量不限,以备选用。

3、老照片(或图片)须加注释,注明老照片(或图片)上的人物姓名、拍照日期和地点等。

   4、投稿人身份说明(姓名、子/女、委托人、所在地区、联系方式(手机、通信地址)。

  三、投稿方式和要求

  1、文字录入为Word文档,请用微信或电子邮件发送

  2、老照片(或图片)请用微信或电子邮件发送原图。

  3、发图文混排文档,请将其中老照片(或图片)单独发送。

  提示:供稿请加微信好友发给陈军(手机号13982079801);也可发至电子邮箱(tzzx7811@126.com)

  四、征稿起止日期

  2024 4月 23日 至2025 5月 23日。

  五、有关说明事项

  1、不予采用的供稿:

   (1)文稿涉及敏感、有争议的内容。

   (2)用美篇等APP小程序制作的可视化作品。

   (3)画面太模糊的老照片或图片。

   (4没有史料价值的老照片或图片。

   (5)无内涵、无关联性的老照片或图片。

  2、书样及赠书安排:

  书的外观和尺寸与已印发的《成长》、《铭记》相似;纸张厚度略有改进(采用128克哑粉纸等轻薄特种纸)。

  出书后给投稿人免费赠送1本,快递邮资到付;有关单位、个人视情赠送;其他则按印刷成本处理。

  后附:《五、六十年代进藏红军名单》


将帅碑林红军后代联谊会老西藏红后分会

西藏军区成都八一校校友联谊会

十八军、老西藏后代联谊会四川分会

2024年4月23日

 

附:《五、六十年代进藏红军名单》

 

五、六十年代进藏红军名单

143人)

张国华  谭冠三  昌炳桂  陈明义  刘振国  王其梅

       张经武  乐于泓  王兴友  惠毅然

       慕生忠  白云峰      陈子植

   高宗义  肖身吾      乔加钦  扶廷修

赖荣光  刘文章  陈新芳  黄顺举  胥光义  何雨农

谭善和  刘月生  杨天宝  唐洪泽  余津萍  李文江

黄少勇  邱中干  白玉清      郭志显  郑传寿

王坤兴  冯兴顺  王双林  赵怀成  张明达  王立仁

黎连臣  杨进林          刘洪斌  白志友

艾学玉  胡光福  李光明  蒲秀珍      金绍山

邢天仁(黄作军)洪        干炎林  田宝瑚

孟永福  梁廷佐  刘万全  苑庆祥  金荣功  郑俊杰

郝海林  赵希忠  张大明  高锦云        

郭映绪  王  亢  任启明  杨东生  罗家镐  高国珍

高彦成  邓少东  王诚汉  赵文进  曾雍雅  詹化雨

   李克林  吕义山  杨以山  李华安  杨廷弼

杨永恩  廖步云  陈国礼  孙家贵  文荣德  白吉鸿

王永生  吴继春  余致泉  王根发  张桂金  夏继平

王巨全  张宏吉  杨占林  田启元  折忠凯  沈全福

徐金生      谢家祥  黄新廷  周仁山  胡宗林

薛兴邦      成泽民  崔家顺  杨鸿江  张金山

  王宝山  蒙启贵  杨笑萍  邱先忠  周华彪  郑柏龄  

杨世林  欧阳启旭 王立锋 黄  琳  何家产  郑万兴

何克春  李一枫  胡宗林  刘光武  穰明德  夏 川


 

(注:以上名单如有遗漏或舛误敬请补充、指正)

 

附件2:投稿参考范文


进藏红军文荣德

 


文荣德,1917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苍溪县元坝镇板庙村一个贫农家庭,1933年12月在家乡参加红军,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1933年12月至1938年1月)在红四方面军31军276团1营1连战士,9军25师73团团部通讯员,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交通7队通讯员,31军军部通讯连战士、班长。曾经参加川陕根据地"反六路围剿”,在万源保卫战中身负重伤,痊愈后与原红9军战士返回老部队途中被总部截留,调总参谋部交通7队当通讯员,负责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的保卫和通讯工作。

长征南下时,参加了百丈关血战,随王树声二进百丈关镇。第一次进百丈关镇时,镇里已经是一片火海,占领后不久又被川军赶了出去,王副总指挥又指挥部队夺了回来,红军伤亡很大,近万名红军战士牺牲。7天后退守蒙顶山等山区一带。王树声副总指挥兼任31军军长时,从总部调20余人随他到31军,文荣德调31军军部通讯连。

长征结束后,红军奉命组织西征,打通国际线,红9军、30军、5军团已渡过黄河,31军也赶到黄河渡口,当时已是黄昏,渡河改在第二天早上。第二天一早,对面渡口已被胡宗南部占领,东岸这边坚守的某部阵地被敌军突破,天上又有国民党飞机轰炸,当时部队有点乱,他见31军政委面对轰炸,毫无惧怕,没有躲闪,站立着用手枪回击俯冲的敌机。31军组织了一个团顶上去才稳住了阵脚,阻击了敌人,避免了未渡黄河的红军部队溃败。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补充团见习参谋,129师386旅17团司令部通讯、侦察、作战参谋。太岳五分区作战股长。参加了七亘村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香城固平原诱伏战和百团大战等战斗和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三分区司令部参谋主任,晋冀鲁豫军区8纵24旅71团、70团参谋长,60军180师538团副团长。参加了运城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扶眉战役、成都战役等攻坚战。

建国后带538团20余名指战员改造起义的国军95军输送团,编入到538团并参加川西剿匪。之后下地方任绵阳县人民法院审判长,川西军区绵阳军分区基干7团副团长,志愿军60军180师538团副团长,南京总高级步校学员、战术教授会教员,西藏军区黑河(那曲)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拉萨军分区副司令员。参加了川西剿匪、抗美援朝、1959年西藏平叛等战役。曾经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三次,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予二级红星功勋勋章,离休后享受副军待遇。

 

(文荣德之子文国林供稿)


浏览: 158
日期: 2025-04-14


输入关键词:
回复留言记录(0):
序号 姓名 回复内容 回复日期
暂无回复!
共有0   上一页   下一页   0   当前第 页  

回复留言
姓名:  [必填]
回复内容: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