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1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用我们的心智,创造社会价值!
传递有用的信息,给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将挥之不去的思念永远寄存在网上!
让革命军人的荣誉代代相传!
深切感念为创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
难以忘怀的经历!

选取学校:

提示:
学校和校友公示信息本站代为上传。网上报名非隐匿信息即时公开显示。图文可在留言区自行发表。取消/修改报名和留言信息由网管代办。现有/曾有学校(含分校)用一个校名。共享网址分别集中链接。校方信息均免费上传。垃圾信息将被清除。
联系网管请致——
QQ:514064997
八一校友QQ群号:
173952160
可容500人)
94354871
(可容200人)


网站建设+软件开发+服务器租赁
关联网页切片 快速切片 快速建站
定制电子签到 电子签约
多点触摸   触摸管理软件
输入关键词: 报名  发表
学校: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
姓名: 冷继东
标题: 翻看一本最早的校友通信录有感
内容:

【投稿

翻看一本最早的校友通信录有感


    原本想通过回忆,重新写篇后记。因为值得回忆和补充的内容太多太多了。望着这本“校友通信录”,仔细的品味着薛晓康的前言和我写的后记;翻看每一页通信录,尽管几乎所有的联系方式都被淘汰了,但是每个熟悉的名字依然在我眼前浮出身影,也许有许多老师和同学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这本通信录依然记载了我们在1993年的相聚。反复思量,决定不再重写,就让这已经开始泛黄的“通信录”原汁原味的流传下去……











93'西藏军区八一小学联谊会(后记


    1993年的8月,暑气逼人。在成都市帝王大酒家一间简朴的写字间里,聚集着一群中青年人。他们中,有机关干部、职员、武警军官;有军队专职作家、新闻工作者、考古工作者;也有下海的弄潮儿。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岗位,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西藏军区八一小学的校友,他们都有一固共同的心愿——寻回童年的梦,重温往日的情。人在旅途,相见时难,别亦难。能和当年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团聚,是多少人的夙愿啊!为了圆这个梦,今天马万里同学倡导的校友联谊会筹委会成立了。从选订日期到场地安排;从报抵刊登广告到邀请老师;从资金的筹措到列表开支;从制作纪念品到印制同学录,事无巨细,同学们都在认真、精心策划。与此同时,还成立了秘书组、接待组、财务组。组委会多次召开工作会,反复讨论联谊会的有关事宜。在筹委会第三次会议上,特别邀请了部份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同学参加。他们慷慨解囊,当场便筹集了陆仟伍佰元的基金。其他各项工作也在按部就班进行,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一定要办好联谊会。

    9月19日,93'联谊会终于按计划实施了。广大校友、老师、川办首长、原西藏军区老领导对筹委会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面对一片赞扬声,我们筹委会工作人员欣慰地笑了,“谢谢你们——老师、同学们,我们期待着来年再相会!


93'西藏军区八一小学联谊会筹委会

一九九三年九月


    最后,我将校友、军旅作家薛晓康为此次聚会所作的《不是童话》、《还是那高原》(原载《成都晚报》1993年10月3日)两篇文章附上:


不是童话


    在我们离别八一校各奔前程的时候,你也许以为我们的情谊也随之流失,而今天当我们重新相聚在一起的时候,你突然发现我们发出的每一声感叹却足以引领整个高原合唱。

    这,便是深埋我们心底的纯洁而又纯洁的情谊和友爱。

    ——湿润的是我们的眼睛,感动的是我们的心。

    我们的父辈,曾以毕生精力吟唱过西藏高原。那片高原永载我们光荣的父辈,也埋下了我们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深邃记忆。然而,我们没有从父辈那里得到任何值钱的财产,我们得到的只是过早培养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艰辛和不断传来的上一代人悄悄离去的消息。

    但是,我们并不因此而埋怨曾经是多么艰难而以百倍负重的 那一代人,我们更难以忘怀哺育我们成长的辛勤园丁,我们只想以一种特殊的情感把大家联系在一起,让我们同心同德、互助互利,使生活更加富裕、充实、甜美……

    为这个——我们共同命遇的机遇而庆幸。 请相信,只要努力,我们的明天将不是童话。


还是那高原


    不知是谁出的点子,连着两天在《成都晚报》发出消息,邀“藏八” (同学们对西藏军区成都八一校的昵称)的毕业同学和老师在帝王酒家聚会。作为藏八毕业的同学之一,我如期前往。

    到那儿一看,早有胸佩红色纸条的同学在门口迎候。跟他们握手之后,我却尴尬起来。因为我只觉得他们面熟,却叫不上名。于是他们热情地举胸,向我展示胸前的红纸条,那上面写着姓名和班级。他们是些高年级同学,而且有的要比我高好几个年级。实话实说,对于他们,我曾有一种羔羊遇到狼的恐惧感。记得有一次,我在早饭时省下一块点心,瞅个机会,拿去献给我心中最觉威风的一个高年级同学。万没想到,当我很亲切地喊了一声“大哥哥”以后,大哥哥竟真正威风起来,一巴掌将我手里的点心扇在地上,接着一声断吼,“瓜娃儿”。我连多看点心一眼的勇气也没有了,撒腿疯跑。那个凶神恶煞的形象连同那个“瓜娃儿”的声音伴随我度过了整整两个学期,很有些影响我的心理发育。

    而现在,我眼前的这些大哥哥们是怎么看怎么和善,把张饱经生活磨砺的脸笑得稀烂,使你再有什么“新仇旧恨”也非得一笔勾销不可。当知道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是从西藏高原走下来的时候,我心里悄然升起一种敬佩。明明知道西藏高原的艰苦,却仍然义无反顾地去那高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一个无愧于我们的以毕生精力呤唱西藏而至死无怨的光荣父辈的壮举。

    走进聚会厅,只见数百名同学摩肩接踵地你来我往。只为去握一握对方的手,紧紧地握着,兴奋地交谈着……远远望去,如同在西藏的佛晓时分看天,满眼是霞光。

    怡然陶醉中,却并不都是快乐。每个同学的眼里都发出各种复杂的光,每个同学的脸上都布出品味生活的皱折。这光,这皱折,对于为西藏默默奉献的那整整两代人来说,实则包容了一切又省略了一切。同学们的父辈,曾经是多么艰难而又百倍负重的那一代人,几乎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值钱的财产(我们就是那一代人最好的财产),而且很早就无可奈何地卸下照料我们的责任,将我们完完全全地交给了藏八。从这个意义上讲,藏八就成了联结西藏和内地的一条情感纽带。

    当老师们步入聚会厅的时候,我看见其中一位的满头白发在灯光下银光闪亮。我默默不语地望着,望着犹如我奶奶挥动银色头巾的那片银亮,怀念起我的一位叫陈朝秋的老师。

    是我入学的第一天,半夜里天空突然电闪雷鸣,吓得我没命嚎哭。陈老师顶着大雨冲进寝室,一边忙不迭地喊“老师来了老师来了”,一边脱了湿漉漉的衣服钻进我的被窝,紧紧搂着我,轻轻拍打我。她的胸脯均匀起伏,象一条舒适的小船把我载入安全的港湾……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回藏八去看望她,见她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就问她是不是生病了。她说是。又说,她丈夫上班去了,女儿出外买菜去了,让我扶她下床小便。她掀开被子,我一下惊呆了——她少了两条腿。她惨淡一笑,说是患了骨癌,因此瘫痪了。我眼一热,小心地抱起这个身躯,抱起这个第一次使我真实体验过母爱的身躯……这个身躯坚强地挺了几年,最后由几个小同学用架子车推走了……

    为了一条特殊的情感纽带,藏八的老师们不知付出了多少。而今天,我们这些不争气的学生却无以回报,只有面对你们缓缓起立,将我们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深邃记忆化作可以感谢太阳的哈达捧过头顶。

    同学们在藏八长大,有的毕业后就去了西藏,以欢笑和泪水抚摸父亲当年用以翻越雪山的拐杖。于是,雪地上便有了一行行为母亲而镌刻的无字碑文——女同学们一个个都令人感动地由母亲的女儿进步成真正的母亲,有的竟然把自己的孩子也送进了母校藏八。问她们这是为什么,她们只发一声凄清的笑声。这笑声已经足够了,你已从这笑声中领略到从西藏高原飘逸而来的凛冽芬芳。那就不用再去追问什么。如果还要追问,只好用那位女诗人的诗作答:

    听说在这小小的地球之上

    有一片大大的高原

    不知是谁召唤了一声

    人往高处走呵

    这一群就这么来了……

    如今,这一群在平凡的日子里很平凡地走着。怨而不怒,悲而不苦。但是,这一群不论走到哪里,也不论遭遇如何,都永远无法抹去他们的那段人生印记。当他们相互道别之时,你听,听那仿佛从云端落下的一串欢乐的哽咽——

    还是那高原……


(作者:冷继东) 


浏览: 1222
日期: 2020-07-13


输入关键词:
回复留言记录(0):
序号 姓名 回复内容 回复日期
暂无回复!
共有0   上一页   下一页   0   当前第 页  

回复留言
姓名:  [必填]
回复内容:  [必填]